訊息 出土:雷利史考特棄置的《沙丘》電影劇本

出土:雷利史考特棄置的《沙丘》電影劇本

作者 : Joshua 更新 : Sep 24,2025

「要拍出一部糟糕的《沙丘》改編作品實在太容易了...」 ——雷利·史考特,《南灣論壇報》,1979年

本週是大衛·林奇的《沙丘魔堡》上映40週年。這部耗資4000萬美元的電影在1984年12月14日首映時票房慘敗,卻在過去四十年間累積了忠實影迷,其強烈的視覺風格與丹尼·維勒納夫對法蘭克·赫伯特經典小說的兩部曲改編形成鮮明對比。1981年5月,就在《銀翼殺手》與《神鬼戰士》導演雷利·史考特退出計畫後,特立獨行的林奇被王牌製片人迪諾·德羅倫提斯公開欽點接手《沙丘》。

在林奇介入前,史考特曾為德羅倫提斯耗費七八個月籌備改編,但相關資料極少...直到如今。透過T.D. Nguyen的努力,由魯迪·沃利策(《雙车道柏油路》《行者》)撰寫的史考特廢棄版《沙丘》133頁劇本(1980年10月草案)從惠頓學院的Coleman Luck收藏中浮現,並送達筆者手中。

當史考特在1979年《異形》大獲成功後加入時,《沙丘》原著作者法蘭克·赫伯特已提交了緊貼原著卻難以影像化的龐大兩部曲劇本,《連線》《逆向》曾有詳述。史考特審閱後僅保留約七場戲,最終(在哈蘭·艾里森推辭後)委託沃利策在倫敦從零重寫,同時松林製片廠展開前期製作。與赫伯特及後來維勒納夫的做法類似,劇本規劃為雙部曲的首章。

「這是我遇過最艱鉅的挑戰,」沃利策1984年告訴《Prevue》雜誌,「將故事拆解成堅實架構比完成最終劇本更費力。我們忠於原著精髓,但進一步提煉,注入新視角。」

「我們完成的劇本非常紮實,」史考特2021年對《Total Film》坦言。

史考特的《沙丘》流產原因眾多:從弟弟法蘭克去世的悲痛、拒絕在墨西哥拍攝(德羅倫提斯堅持)、預算飆破5000萬美元,到新銳導演更傾向《銀翼殺手》的潛力。但關鍵因素來自環球影業高管湯姆·芒特,他在筆者著作《失控的傑作——大衛·林奇的沙丘》中透露:「魯迪的劇本草稿未能獲得普遍認可。」

沃利策的改編是否未能駕馭赫伯特的浩瀚故事?抑或對主流市場而言過於陰鬱、激烈且政治敏感?透過專家解析深入解讀,您可自行評斷。

現年87歲的沃利策婉拒參與本文,史考特亦保持沉默。

更悍烈的保羅形象

1980年10月版《沙丘》劇本以超現實夢境開場:炙熱沙丘化作蒼白洪流,焚毀星系。這預示了保羅的宿命。史考特的鏡頭常如層疊雕塑,台詞如「鳥群蟲豸陷入狂亂漩渦」迸發唯有他能企及的動能。這股張力貫穿全篇。

法蘭克·赫伯特《沙丘》(初版封面)

史考特向《Total Film》解釋:「我們呈現了強烈的《沙丘》詮釋,因我早期習慣深度參與編劇過程,將影像美學織入文字。」

此處保羅·亞崔迪年僅七歲,金髮飄揚,面對聖母的「黑匣試煉」。〈恐懼禱詞〉與潔西卡的默念交錯(暗示心靈連結)。如林奇版,焦枯手掌浮現...卻只是幻象。

試煉後,年幼保羅以音控命令守衛交刀,險些斬殺熟睡的鄧肯·艾德荷,只為驗證「真戰士永不鬆懈」。此版保羅展現原始野性。

「魯迪筆下的保羅更兇悍,」《曠世奇片:佐杜洛夫斯基的沙丘》製片史蒂芬·斯卡拉塔指出,「他七歲便顯露統治欲,後續受訓超越鄧肯。但我偏好林奇的保羅——不確定能否擊敗葛尼的懸念強化危機感,尤其母子逃亡時。」

21歲的保羅已是頂尖劍士,「俊美、奪目、尊貴」。鄧肯(取代刪減的葛尼)蓄銀鬚,帶傑森·莫瑪式的痞氣...

鄧肯
師父的責任是讓徒弟終有一日
超越自己。
(微笑)
但別懈怠,這僅是妳抵達的一層。
還有更危險的技藝待掌握——
不過今日暫且爛醉。

帝王恆久統治

轉場石造花園,潔西卡穿行晨光,觸發關鍵轉折。編劇伊恩·弗萊德(傳奇影業《光靈》作者)盛讚此幕:

「園丁突然跪地宣告『帝王駕崩』令我顫慄。這原著未有的設計,或許偏離觀眾預期,卻是絕妙鋪墊——帝王之死點燃全局。」

場景切至「帝王內庭」(非凱坦星),環繞雪峰的曼陀羅結界內,二十四大家族首領瞻仰焚化儀式。亡君透過無目先知傳諭,將沙丘/阿拉吉斯賜予雷托公爵以抵禦星際陰謀。

播放

陰謀化身哈肯能男爵(經費德-勞撒之手)提議瓜分香料。公爵拒絕。那句「控香料者控宇宙」的經典台詞提前現身...

男爵
(對尤醫生)
離去前認清局勢:
控沙丘者控香料,
控香料者控宇宙。
無我,公爵終將一無所有。

「我原以為此句屬林奇創造,」《沙丘資訊網》馬克·班奈特提出,「這出自德羅倫提斯專案,林奇是沿用或自創?」

星際航程

與林奇版相似的還有亞崔迪家族搭乘公會太空船撤離卡拉丹——導航者首度現身。書中遲至《沙丘救世主》才揭露的變異生物在此呈現為「延展形體,類人手足具蹼,漂於透明囊腔;純藍眼眸如異星海洋生物」。導航者吞膠囊入定,以長音律與「工程師」溝通航線,呼應史考特2012年《普羅米修斯》。

「展現導航者令我興奮,」弗莱德嘆,「維勒納夫版未能呈現此景,實屬遺珠。」

抵達阿拉吉斯後,亞崔迪要塞的幽暗廳堂與巨型壁爐呼應史考特1985年《魔王迷宮》氛圍。中世紀風強化的宮廷,博世風格的農奴揮鐮採集晨露。這契合史考特當時籌備的派拉蒙黑暗奇幻史詩《崔斯坦》(又名《劍士》《騎士》)美學。

生態學家列特·凱恩斯向公爵父子引介女兒荃妮。解剖標本展示生態危機,凱恩斯直言香料開採「掠奪無度」。公爵詢問平衡之道。荃妮隨獵殺艦翱翔荒漠,煙囪林立的工廠群落宛如《銀翼殺手》地獄景觀。沙蟲襲擊時,凱恩斯父女徒步撤離,將逃生位讓給工人。

侍女夏胡特·梅帕絲(詭異地擁有三乳房,早於《魔鬼總動員》)贈潔西卡嘯刃刀。窗外,飢民乞水聲聲。

阿拉肯街道是灼日下的貧民窟:骨堆沿道、難民爭奪陰影、商販搶舀潑水。這場面借鏡1966年《阿爾及爾之戰》的社會斷層描繪。

播放

新增橋段(疑為商業考量)展現保羅與鄧肯追蹤哈肯能線人至市集,爆發80年代風格酒館混戰。鄧肯揮斧如柯南,保羅精準鎖喉殺敵。

鄧肯拾起戰斧。

鄧肯
(檢視)
粗劣的小玩意。
重心不穩,湊合用吧。

腕勁一抖,飛斧劈開持鐵棍壯漢,
軀幹一分為二。

「這像伯特·雷諾茲或華特·希爾電影的酒吧械鬥,」斯卡拉塔評析,「保羅早期無敵削弱成長張力。他的魅力在於學習生存、適應、領導。若輕鬆殲敵,危機感盡失。」

此戰引入硬派弗瑞曼領袖史帝加,他斬殺哈肯能探子後,潔西卡以「聖油傾祭壇之火」的露骨隱喻誘公爵圓房。

您最青睞哪部《沙丘》影視改編?

投票查看結果

荒原男爵

尤醫生破譯閃爍蟲訊號後,哀傷目送保羅夜遊街頭。保羅尾隨流浪兒至香料窟吸入藍霧,幻見未出世的妹妹亞莉亞低語「穆阿迪布」。他操控盆中血珠與幼蟲,場面詭譎。

叛變的尤醫生關閉防禦,放五名哈肯能菁英刺客入侵。夢魘般的火光中,保羅遭獵人偵測器(此版為翼蛇混種,非書中浮空針)突襲。

史考特版的翼蛇獵人偵測器近似佐杜洛夫斯基未實現《沙丘》的「爆炸飛獸」概念稿。

「獵人偵測器改編絕妙,」斯卡拉塔指出,「有機化設計呼應佐杜洛夫斯基的爆破生物概念...保羅穩心跳反制,兩者皆探索生物兵器路線。」

雷托公爵斬殺數敵後,尤醫生以飛鏢了結他。瀕死公爵口中被潔西卡塞入毒氣。鄧肯斷後陣亡,換取母子乘獵殺艦撤離。哈肯能戰車輾壓二十具亞崔迪屍首,成人尺度毫不掩飾。

瀚沙論辯

保羅母子荒漠逃竄的加速扭曲畫面兇悍異常。墜機後,他們於靜帳內穿戴蒸餾服(明確描繪頭罩、口銜與鼻塞),直面沙蟲不退縮。

此版刪去沃利策早期草案的亂倫情節——保羅與潔西卡結合誕亞莉亞。這改編激怒赫伯特與德羅倫提斯,勒令刪除。

「他想拍禁忌情慾!」赫伯特1982年向《沙加緬度蜜蜂報》怒吼,「想想書迷的反彈。」

沃利策向《Prevue》承認:「前稿中保羅與潔西卡確有親密場面。兩人心照不宣的伊底帕斯張力極強,我強化此點。作為故事中段的禁忌突破,或許能昇華保羅的英雄形象。」

雖然正式版未保留,但母子仍糾纏滾落沙丘,裝備散落。

他們最終藏身巨蟲骸骨圍繞的原始岩窟。拂曉時,弗瑞曼乘巨型沙橇現身。戰士詹米挑釁死鬥,保羅瞬應。潔西卡(非荃妮)指點防禦,後獻上夏胡特之嘯刃刀震懾眾人,宣告其子為「天外之音」——貝尼·傑瑟特植入的救世主神話。

播放

搏鬥殘酷迅捷,轉入蟲骸內完成斬殺。弗瑞曼宣布「曾是詹米之友」,保羅頓悟「殺戮必有代價」,為對手落淚震撼部落。此段呼應林奇拍攝後刪除的詹米之戰。

星夜下,弗瑞曼舉行香料儀式。保羅飲用後被尊為穆阿迪布。凱恩斯質疑救世主傳說,但願利用此信仰加速阿拉吉斯復甦——透過隱藏含水層。

保羅發現戰利品遺孀竟是荃妮(非原著或林奇版的哈拉)。短暫哀悼後,她接納保羅為夫、潔西卡為親,保羅將詹米體液獻予部落水庫...

保羅
我要求無條件接受,
包括妳無法理解之事。

荃妮
既目標一致,
我不會對妳保留分毫。

「真正的領袖非純然良善,」沃利策1984年闡述,「常需殘酷果斷,為目標犧牲。非陰謀家,但鋒芒足以